首页 > 诗文 > 虞似良的诗 > 横溪堂春晓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横溪堂春晓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

横溪堂春晓:横溪堂春天的早晨。横溪堂,作者居住之处,旧址在今浙江省天台山附近。春晓,春天的早晨。

青秧:绿色的秧苗。

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

轻烟:淡淡的烟雾。

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

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

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

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

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

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方。

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

漠漠:漫无边际。

冥冥:昏暗的样子。

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

东风:春风。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生机勃勃。

横溪堂春晓鉴赏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虞似良简介

唐代·虞似良的简介

虞似良,南宋诗人。字仲房,号横溪真逸,又好宝莲山人。虞似良,横溪(今大吕乡横溪村)人,祖籍余杭。宋建炎初父官于台,遂居属黄岩横溪淳熙年间为兵部侍郎,后任成都府路运判官。工诗,擅篆隶书。(今属温岭城南其诗词清婉,得唐人旨趣。善篆隶,尤工隶书,家藏汉碑刻数千本,心摹手追,尽得旨趣,晚自成一家。有《篆隶韵书》行于世,所书碑碣极多。宋释居简曾评:“虞兵部仲房书《杜工部李潮八分小篆》、《王宰山水图》两篇,隶法。”

虞似良共有诗(5篇)

猜你喜欢

消寒五集曹远老命题拈得清字儗循旧例赋诗分赠二十三首 其七 赠冶盦姻兄

清代: 祝廷华

立功在桑梓,不朽此声名。湖海诗盈尺,乾坤气结晶。

品高尊北斗,才美孕南菁。学识关天赋,生成骨格清。

倒插花岩

宋代: 黄汉章

怪石胆瓶窟,从天倒插花。九阳一样泽,生意为何差。

赠王尊师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海岸夜中常见日,
仙宫深处却无山。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和严道培书院韵 其一

宋代: 米芾

城头山脚旧图开,华构凌云亦壮哉。谈席昔人文献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里清风动,麟凤天南紫气来。独奈岩阿丛桂冷,幽栖不是伟长才。

离蔡州

宋代: 郑獬

风吹醉面出南州,两行红裙立马头。

已过落花时节晚,不须再拜苦相留。

九日省中诸公邀游两高遇雨不遂小酌灵隐

明代: 王世贞

秋山铙吹拥登台,龙藏含云郁未开。天际两高风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罢偏成感,竹叶飞时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诸君虚有大夫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