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陈宝琛 > 陈宝琛代表作品

陈宝琛的诗词

本页收录陈宝琛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陈宝琛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陈宝琛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宝琛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陈宝琛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雪坪联句同叔毅作

清代:陈宝琛

雪坪生夏寒,奇胜吾斋甲。下临无尽溪,上有太古峡。

崖悬乔木翳,磴近危栏夹。谷响易聚空,江光未迷眨。

黄笃友以先德小鲁观察烟霞洞种梅图属题久未有作而笃友物故怆赋以归其孤

清代:陈宝琛

洞游忆在种梅前,欠及花时再舣船。韵事劫馀总陈迹,后贤怀此亦华颠。

一诗逋积吾能负,大梦归休子竟先。剥复天心那可料,尚思留命访臞仙。

登同泰寺秋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二

清代:陈宝琛

闲来何事最相宜?重访山灵话旧知。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郢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 其四

清代:陈宝琛

何郎相见亦衰翁,百首携持劫燹中。长忆别时遗欬在,顾祠如扫就松风。

秋草和味云 其一

清代:陈宝琛

黄落山川未足悲,百昌荣悴各因时。偶寻泽畔芳犹在,不向风前劲孰知?

天接斜阳看转迥,地邻古塞恐先衰。八公久入商声裹,那更芦笳日夜吹。

梁节庵六十寿诗

清代:陈宝琛

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过驯鸥园留别仲昭 其一

清代:陈宝琛

及身不相就,失君还自来。轩窗积尘寸,一一为我开。

撑胸郁梁栋,吐地成楼台。委蜕等一寄,遑知华屋哀?

题几道示子璿诗卷子 其二

清代:陈宝琛

此才不用谁之过?惭愧平生说项斯。腹痛残年及铭墓,弥天兵火读兹诗。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其一

清代:陈宝琛

亭子依然屋转新,梅花亦是劫馀身。净名居士心无住,却替幽香作主人。

题魏午庄尚书洞庭归棹图

清代:陈宝琛

少伯功成游五湖,东山安石志不渝。古人遭时类有托,廋语或更思莼鲈。

以公方之趣倘殊,高牙大纛临三吴。江清海夷帝日俞,乃眷初服为斯图。

华严精舍 其四

清代:陈宝琛

廊广宜翔步,堂空便结跏。小松时作籁,久竹欻生花。

农话昨收橘,僧供新摘茶。几分田舍味,举似向毗邪。

题几道示子璿诗卷子 其一

清代:陈宝琛

航瀛学子岁如林,谁信神州坐陆沉?端合庄书千万本,遍悬横舍作南针。

衮甫纕蘅正月十九日招集西长安街广和饭庄广和居旧庖也

清代:陈宝琛

元宵既过庙市收,燕九空巷为郊游。诗人渊居念气类,广坐设食勤命俦。

酒家逐时有代谢,风味依旧宣南留。潘鱼江豉虽晚出,例以陶菜美可羞。

哀韩克义

清代:陈宝琛

谁尸铸错弃干城?坐致烟尘马邑兵。援绝靴刀知必死,丧归裹革定如生。

此才丰镐馀钟毓,无命关张见太平。却袭武乡临别语,元戎痛逝若为情?

题刘文正文清父子阮文达祁文端胡文忠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翁文恭诸公手札册子

清代:陈宝琛

试从全盛日,数到中兴年。世与人相待,名兼位以传。

各留心画在,未觉事功偏。沈陆当谁责,庸非运使然?

次韵和叔明王孙谢荔支

清代:陈宝琛

王孙竞爽媲二苏,自相琢磨瑾与瑜。十年寝馈山水窟,养就诗笔清而腴。

适来尝荔出新什,芳冽有若倾醍醐。投桃区区辱琼报,使我惭汗淋襜襦。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 其四

清代:陈宝琛

甜酸毛鲁孤,细棱如水玉。醒酒得两枚,风味故不俗。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二

清代:陈宝琛

入门眩丹碧,千佛阁一新。戒坛胜在松,贵是辽金陈。

一松插霄立,苍黝不见鳞。一松称卧龙,抉石根如轮。

南楼令 中秋莹园待月

清代:陈宝琛

丛薄易黄昏。众星檐际繁。好山河、生怕墓蟆吞。七宝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销魂。

秋色正平分。天风吹海云。甚仙人、擎出金盆。只要高寒挨得过,怎秋月,不如春。

次韵林子有移居 其二

清代:陈宝琛

萧瑟无缘赋小园,故侯瓜好忆青门。卜居近接三迁宅,思旧鸡招九逝魂。

散郁上层望远海,暖寒东际就初暾。他年先友编成记,及共行朝奉至尊。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其四

清代:陈宝琛

底急韶华不我留,馀春惜取曲江头。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那自由?

几树棠梨差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夜阑犹剔残灯照,心恋空林敢即休?

留别豫生

清代:陈宝琛

平生爱友朋,况子总角契。行止虽殊涂,趋舍要一致。

五年沪上语,人事恍隔世。湖山枉嘉招,握手转欲涕。

咏鹿

清代:陈宝琛

赵高持汝称为马,类马端应署马加。许墓有灵诛触树,唐宫何罪恣衔花?

角之若个能生捕?脯此寻当付酒家。万口赤祥方挺走,要知需血甚泥沙。

柯凤孙上元留王静庵夜话诗稿为王复庐题 其一

清代:陈宝琛

蓼园墓草几经霜,犹有门生捧办香。隔巷春回又元夜,更谁镫下说同光?

伯严和实甫诗见及感旧六叠次韵

清代:陈宝琛

一觌星再周,百罹老俱至。支离江海侧,萧瑟沆瀣气。

与子宁石人,相望无只字。天高醉不闻,愚者苦忧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