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鉴赏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 《宋代》 柳永: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出自 《宋代》 曾几: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出自 《宋代》 史达祖: 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
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出自 《宋代》 如晦: 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