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
词语解释
节度[ jie du ]
1. 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英official;
2. 管辖,管理。
例南唐为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英administer;
节度[ jie du ]
1. 节制调度;部署。
英be moderate in;
2. 规则;分寸。
例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英rule;
引证解释
1. 节序度数。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引《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繫於斗。”
2. 规则;法则。
引汉 王充 《论衡·明雩》:“日月之行,有常节度,肯为徙市故,离毕之阴乎?”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 东坡 〕在 黄州 自作蜜酒, 惠州 自作桂酒,皆一试而止,盖出於一时之戏剧,未必皆中节度耳。”
明 吴承恩 《<春秋列传>序》:“观之六代之乐,其规条节度岂不极盛也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灰焙之法必有节度,亦必有宜忌。”
3. 犹节制,约束。
引《汉书·循吏传·龚遂》:“功曹以为 王生 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旧唐书·田绪传》:“初, 田悦 性俭嗇,衣服饮食,皆有节度,而 绪 等兄弟,心常不足。”
4. 调度;指挥。
引《后汉书·刘虞传》:“初,詔令 公孙瓚 讨 乌桓,受 虞 节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
宋 李纲 《上道宗太上皇帝封事》:“遣大臣......尽统诸将,听其节度,推轂授师,不从中制,使兵势不分。”
《清史稿·礼志九》:“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两翼末国语曰乌图哩,各建蓝纛为表,皆受中军节度。”
5. 见“节度使”。
国语辞典
节度[ jie du ]
1. 节气。
引《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2. 法度。
引《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热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3. 指挥、调度。
引《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帝知超忠,......令邑诣超受节度。」
4. 职官名。三国吴所设,掌管军粮。
5. 节度使的简称。参见「节度使」条。
分字解释
造句
1.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2.英烈遗孤女红线学得世外秘功,为报潞州节度使养育之恩,违背师嘱,从而演绎出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恨情缘。
3.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4.虽黄巢未灭,如今主公居淮南节度使,独揽东南半壁江山已官至极品。
5.送走了龙抬头,迎来了妇女节。在这半壁江山欢庆的节度,我谨代表全国妇联,向你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问候,希望你快乐开心乐百事,青春常驻每一天。
6.唐朝末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担心自己的卫队会反他,于是派亲信臧廷范去找亲家梁王朱温帮忙。朱温趁女儿办丧事之机,出兵把罗绍威的卫队消灭,进而占据魏州。罗绍威只好供应军饷。他引狼入室,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相关词语
- tiao jie调节
- wen du温度
- zai du再度
- ming jie名节
- yi du一度
- jiao du角度
- xie jie shu泄节枢
- jie qi节气
- jie shui节水
- xian du限度
- jie neng节能
- wu jie zhu无节竹
- fen jie分节
- jie jia节假
- jie ai节哀
- fu du幅度
- fu jie guan符节官
- he du合度
- ba jie tan八节滩
- zhong jie忠节
- jie e节鄂
- liang du量度
- song jie you松节油
- tian zheng jie天正节
- zhu jie xu竹节须
- sang jie zhang桑节杖
- gu jie骨节
- jie lu节律
- zhuan jie转节
- jie jian节俭
- su du速度
- yi du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