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 chang lu lu
注音ㄐ一 ㄔㄤˊ ㄌㄨˋ ㄌㄨˋ
成语解释
饥肠辘辘
繁体飢腸轆轆
1. 饥饿时腹中辘辘作声,形容饥饿之甚。
1. 飢饿时腹中辘辘作声,形容飢饿之甚。
引叶圣陶 《穷愁》:“俄而飢肠轆轆如熬煎,念阿母当亦飢矣。”
川剧弹戏《乔老爷奇遇》第五场:“乔老爷 此时飢肠辘辘,正需此物。”
张希平 《雁翎队》:“渡过了六十个露重雾浓的夜晚,熬过了六十个飢肠辘辘的白天。”
1. 辘辘,状声词,形容空腹的鸣叫声。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的样子。
例如:「经过一天的劳累,他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1.做一只无拘无束的狐狸在荒山野岭是饥肠辘辘,危机四伏,比做一只饱食终日的金丝雀在笼子中安然无恙得多。
2.有了一丝暖意,又觉腹中空空,饥肠辘辘。
3.年纪大一些的人一口都吃不下,吃得下的人也没本事吃得完自己那一份,尽管此时大家都已饥肠辘辘。
4.战士们饥肠辘辘时,几位老大娘送来了大饼、鸡蛋和米汤。
5.天又冷又黑,且过了吃饭的时间,他有点饥肠辘辘了。
6.在城堡那一间间大厅里翩翩起舞的宫廷那五颜六色的服饰,外面却是悲惨的庄稼人,他们饥肠辘辘,面带菜色,吃的是酸模叶子。
7.有的孩子不吃早饭,中午回到家已饥肠辘辘,长此以往就会有损健康。
8.大概两个小时之后,刘铭早已的饥肠辘辘。
9.傍午,我就感觉饥肠辘辘了。
10.当晚,饥肠辘辘肚子的客人们都坐着等那碗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