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
词语解释
号令[ hao ling ]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例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英order;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例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英verbal command;
引证解释
1. 号召;发布命令。
引《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国语·越语上》:“越王 句践 栖於 会稽 之上,乃号令於三军。”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所宜大明约束,使信在言前,号令指麾,以图功利。”
明 李贽 《藏书·儒臣传·刘向》:“李生 曰:‘......盖是时 周 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礼乐征伐之权,以号令诸侯。’”
2. 发布的号召或命令。
引《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队伍黄昏出发,走到半夜,渐渐接近了铁路,忽然从前头悄悄传来一声紧急的号令,人马一齐伏到地上去。”
3. 将犯人行刑以示众。
引《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违犯之人,捉挐到官,取问是实,定将犯人对众号令,严行断罪。”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宋江 令讨放砲火种,吹起灯来看时,上面写道:‘ 宋江 早晚也号令在此处!’”
《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厉公 重赏甲士,将三 郤 尸首,号令朝门,三日,方听改葬。”
国语辞典
号令[ hao ling ]
1. 传呼命令。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总兵号令一声,那些兵一 齐渡过河去了。」
例如:「号令三军」。
2. 传呼的命令。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〇回》:「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
近命令 号召
3. 发号施令的政权。
引《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闲,号令三嬗。」
号令[ hao ling ]
1. 将犯人捆绑游街示众。
引《水浒传·第五一回》:「立等知县差人,把雷横捉拿到官。当厅责打,取了招状,将具枷来枷了,押出去号令示众。」
《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
分字解释
造句
1., 深夜森林里野兽的哀号令人毛骨悚然。
2.潜伏的勇士们屏息着等待冲锋号令。
3., 深夜森林里野兽的哀号令人毛骨悚然。
4.当年,学校一声号令,同学们就背着铺盖卷到北大荒来安家立业,一眨眼已经三十年了。
5.伴着冲刺的号令,扬起亚洲的雄风,带着民族的荣誉,奔向胜利的前程,全民为你欢呼,掌声为你助兴,奥运会,祝你披荆斩棘,马到成功。
6.从眼前看,那是政府号令、领导出席、群贤毕集,规格越高越庄严,场面越大越隆重。
7.裁判老师举起了乌黑的发令枪,运动员场上突然安静了下来,六名运动员各占一条跑道,他们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像战士正在等待着冲锋的号令。
8.但是宗门一声号令传下之时,他们仍然全部赶了过来,拼死拼活,赴汤蹈火,准备为宗门卖命。
9.要做到施恩时宽宏大度,大公无私,不计前嫌;施威时正气凛然,号令如山,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
10.当年,学校一声号令,同学们就背着铺盖卷到北大荒来安家立业,一眨眼已经三十年了。
相关词语
- jing hao警号
- ming ling命令
- tai ping ling太平令
- nian hao年号
- ling ren令人
- an hao暗号
- hao yi号衣
- yi hao一号
- bian hao编号
- shan jie hao删节号
- xun hao讯号
- hao jiao号角
- ling ren zuo ou令人作呕
- kou ling口令
- jie ling节令
- kou hao口号
- pan ling判令
- ling zhu令主
- hao ma号码
- dai hao代号
- shang hao商号
- xian ling显令
- su ji ji hao速记记号
- wei ling威令
- lu ling ge shi律令格式
- bi ling逼令
- shi ling施令
- dou hao逗号
- he ling喝令
- xing hao姓号
- ding ling丁令
- jin ling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