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
词语解释
朝议[ chao yi ]
1. 谓在朝中议政。
2. 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3. 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引证解释
1. 谓在朝中议政。
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 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清 恽敬 《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有朝议之公,有舆论之详,易矣而实难。”
2. 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引晋 潘岳 《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淳祐 辛亥, 郑丞相 清之 当国,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
清 李清 《三垣笔记》上:“朝议以国计不足,暂借民间房租一年,於是怨声沸京城,呼 崇禎 为重徵。”
3. 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隋,散官。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秦忠献 与人简尺多云丈,世俗傚之,虽貽晚进书,亦云丈,知州以上则称朝议,以下皆学士。”
国语辞典
朝议[ chao yi ]
1. 在朝廷商议国政。
引《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 朝廷的谋议。也作「庙议」。
引《文选·潘岳·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3. 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分字解释
造句
1.朝议了几次之后,圣人仍旧有些拿不定主意,诸多文武也是各持己见,整日争论不休,大有逼迫圣人先立储之势,徐真心里越发担忧。
2.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
3.常朝议政,皇太子昂然直入,并且扬言要诛杀说话的言官大臣......群臣自是一片哗然。
4.袁隗等朝臣正打算今日朝议上对董卓发难,可见了这般架势,心胆俱碎,哪里还敢多言,最后不了了之。
相关词语
- chao xian朝鲜
- lian xi hui yi联席会议
- dong yi动议
- wu yi武议
- yi yuan议员
- li chao立朝
- yi lun fen fen议论纷纷
- dian hua hui yi电话会议
- miao yi庙议
- yi zhao yi xi一朝一夕
- xie yi协议
- bu ke si yi不可思议
- jian yi建议
- jin zhao今朝
- yuan zhuo hui yi圆桌会议
- mian yi面议
- guo chao国朝
- he yi合议
- jue yi决议
- ban gong hui yi办公会议
- chao san mu er朝三暮二
- chao xian ren朝鲜人
- yi jue议决
- can zheng yi zheng参政议政
- yi hui zhi议会制
- yi hui议会
- nan chao南朝
- kuo da hui yi扩大会议
- dian shi hui yi电视会议
- hui yi会议
- yi cai议才
- yi jia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