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
词语解释
自是[ zi shi ]
1. 自然是。
例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英naturally; of course;
2. 自以为是。
例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英self-conceited;
3. 从此。
英from now on; from then on; henceforth; thereupon;
引证解释
1. 自以为是。
引《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唐 韩愈 《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
清 孙嘉淦 《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
2. 自然是;原来是。
引唐 杜甫 《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唐 李商隐 《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 秦 地有山河。”
宋 陆游 《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
董必武 《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 中华 好儿女, 珠河 血迹史千秋。”
3. 从此。
引《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
《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言《诗》於 鲁 则 申培公,於 齐 则 辕固生,於 燕 则 韩太傅。”
《北史·后妃传上·魏宣武灵皇后胡氏》:“自是朝政疏缓,威恩不立,天下牧守,所在贪惏。”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自是师行三十餘年,死者无数。”
4. 犹只是。
引唐 崔涂 《春夕旅怀》诗:“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国语辞典
自是[ zi shi ]
1. 自以为是。
引《老子·第二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2. 从此。
引《文选·曹冏·六代论》:「自是之后,齐分为七,赵分为六。」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自是始有应务之迹,生民属心矣。」
3. 自然是。
引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
分字解释
造句
1.就着那淡淡的月色,用心去读那一树碧绿一树花的桂花,沐浴着清雅的香气,脑海里想起了李清照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2.在这些林立的修真门派之中,若论修真之首,则当属无极殿为尊,其灵气之充裕,强者之无数,自是其他门派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3.伶珑自是应了,随想随说,二夫人听得津津有味,邵夫子在一旁微笑不语,偶尔品一口香茶,怡然自乐。
4.他老年得子,快乐的心情自是不言而喻。
5.洛阳富庶,白日里自是市集连屯里,车水马龙,比肩接踵。
6.天地风云,何足为奇,自是无人大惊小怪。
7.对于炼丹并不熟悉的秦凤鸣自是不知清眩丹是何物,但想来此药草疗效定然不俗。
8.纳兰无双在昏暗之中苏醒而至,自是觉得自己所在的地面之上,冰凉无比,凄寒至巅,纳兰无双随之缓身而起,且周遭玄黑无比,伸手不见其五指。
9.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拿到博士学位,内心的兴奋自是不言而喻。
10.权咨嗟将卒,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相关词语
- shuo shi说是
- jiu shi就是
- zi ji自及
- zi bao zi qi自暴自弃
- zi zhu自主
- zi zhuan自传
- ying shi应是
- zi xing自性
- zhan zhan zi xi沾沾自喜
- fan shi凡是
- zi dong ci自动词
- shi fou是否
- huo shi或是
- zi zuo zi shou自作自受
- zi ming qing gao自命清高
- zi ming自命
- nan nan zi yu喃喃自语
- shi yi是以
- ru shi如是
- shi chu是处
- zi da自打
- zi ran er ran自然而然
- shi shi qiu shi实事求是
- zi qi qi ren自欺欺人
- zi li自理
- zi jia自家
- bu shi不是
- tou tou shi dao头头是道
- hai shi还是
- zi wu wu ren自误误人
- dan shi但是
- shui shi zui ke ai de ren谁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