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词语解释
京师[ jing shi ]
1. 帝王的都城。
例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赴举京师。——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京师乘风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英capital (of a country);
引证解释
1. 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有水曰 师,周文、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
引《诗·大雅·公刘》:“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 通释:“京 为 豳国 之地名...... 吴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 洛邑 亦称 洛师 之类。’其説是也。”
“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2. 天子的军队。
引《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3. 指朝廷。
引《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 吴 使来,輒繫责治之。”
国语辞典
京师[ jing shi ]
1. 首都。
引《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
《三国演义·第二回》:「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近都门 毂下 京都 京华 京城
分字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 jing shi警示
- jing shi惊世
- jing shi警世
- jing shi荆室
- jing shi荆尸
- jing shi经事
- jing shi经时
- jing shi精湿
- jing shi惊时
- jing shi井市
- jing shi精识
- jing shi阱室
- jing shi京室
- jing shi警视
- jing shi经实
- jing shi京市
- jing shi净室
- jing shi经师
- jing shi静适
- jing shi经始
- jing shi惊事
- jing shi警事
- jing shi经世
- jing shi浄室
- jing shi静事
- jing shi井石
- jing shi井室
- jing shi精实
- jing shi景式
- jing shi警士
- jing shi静室
- jing shi惊视
- jing shi镜石
- jing shi颈饰
- jing shi敬事
- jing shi静士
- jing shi镜饰
- jing shi靓饰
- jing shi竟士
- jing shi镜史
- jing shi凈饰
- jing shi竟世
- jing shi靖室
词语组词
造句
1.惊悉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于2005年6月30日不幸逝世的噩耗,北京师范大学沈阳诸校友悲惜不已,痛惋异常。
2.昌平县拥有众多历史故迹,京师屏障居庸关是万里长城名关;十三陵和地下宫殿举世闻名。
3., 翁万达以疲病之躯长途奔赴京师,在途中他还上奏亟言,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不可许贡。
4.甲申年,李自成破京师,东昌兵临城下之时,两卫世职多数投降,邓之荣奔走东阿,得乡兵五百余人,“遇贼数千,拒敌于白塔山”,邓之荣设伏,将之击溃。
5.枕山襟海,峭壁洪涛,地势险要,壁垒森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
6.即便如此,作为京师的洛阳依然是四衢八街、车水马龙、华灯璀璨,呈现出一派浮华景象。
7.署理陕甘总督林则徐精通夷务,目前尚在京师,或可命其管理洋务衙门。
8.枕山襟海,峭壁洪涛,地势险要,壁垒森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
9.雍容闲雅泛涟漪,红啄黑绒衣。几声密叫,两丛新苇,未解双飞。连天冰雪离乡土,何幸到京师?春风吹梦,湖波送暖,唯我先知。
10.京华时报讯(记者唐琼)昨天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市委讲师团团长崔耀中等一行走进了卢沟桥街道丰台路口社区,与居民们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