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路
词语解释
言路[ yan lu ]
1. 向政府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英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2. 发表意见的机会。
例广开言路。
英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
引证解释
1. 旧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引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操 欲迷夺时明,杜絶言路。”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首更詔书以开言路,分别邪正,进退其甚者十餘人。”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泽 阻塞言路。”
2. 指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批评的途径。
引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笔头也是尖的,也要钻。言路的窄,现在也正如活路一样,所以只好对于文艺杂志广告的夸大,前去刺一下。”
邓小平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我们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
3. 指言官。
引宋 吕陶 《辞免左司谏表》:“向自郎曹,擢居言路,徒更岁月,何补涓埃!”
元 陈天祥 《论卢世荣奸邪状》:“卑职食禄居官,任当言路,舍此不言,将復何用!”
明 夏允彝 《幸存录》卷上:“后以天旱肆宥,言路屡以为请,释戍 定海。”
国语辞典
言路[ yan lu ]
1. 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引《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上》:「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分字解释
造句
1.当今皇帝銮锋二世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其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使得国力在原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震慑了西大陆虎视耽耽的诸国。
2.案结后,言路大哗,庆王又令振贝子具疏辞职,奉旨虽准他开缺,恰仍温语褒奖,说他年富力强,才识稳练,有此本领,故善作护花铃。
3.清灵历书992年,自石幕继位清灵城主以来,蔽塞四方言路,举枉措直,政绩节节衰退,哀鸿遍野。
4.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5.广开言路、广纳善策,是增强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备的“执政品格”。
6.一百十七、自宋太祖开国以来,为开言路,即准许谏官风闻奏事,且可不负言责,尤其对于执政的宰相,是一种制衡作用,免其专擅夺权。
7.在和言路交手之前,他决定先救出了依鹤的女人潘凤飞,免得到时候碍手碍脚。
8.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相关词语
- gong lu公路
- zhang yi zhi yan仗义执言
- xiao lu小路
- zhi yan zheng lun直言正论
- dai lu带路
- pao lu跑路
- yi lu ren一路人
- lu kou路口
- ba lu jun八路军
- lu tai路台
- xing shi heng yan醒世恒言
- kai lu gui开路鬼
- lu shang路上
- lu shi路世
- lu zhong路中
- yi lu一路
- chuan yan传言
- lu yin路引
- lan lu hu拦路虎
- wang lu tang王路堂
- yin yan引言
- yu yan语言
- yan shen cun言身寸
- lu yuan路员
- yuan lu原路
- shan lu山路
- zhi yan zheng jian直言正谏
- mai lu qian买路钱
- yi lu tong gui异路同归
- lu bian路边
- bei lu北路
- xie lu huo邪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