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ze

平则

拼音ping ze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繁体平則

词语解释

平则[ ping ze ]

1.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引证解释

1.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 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 正义:“刘台拱 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 刘 説是也。此则与《大宗伯》‘五命赐则’义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分字解释

※ "平则"的意思解释、平则是什么意思由国文帮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对不公的事,我就是要说两句!

2.物不平则鸣,公众看不下去了,于是怒吼“这简直就是带薪休假”。

3.不平则鸣诉近邻,声声激荡中华魂。

4.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5.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6.守序善良,你遵纪守法,值得信赖,虽然已经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但胸中不平则鸣的意气未尝消磨,赈危济困,殒身不恤。

7.乱世春秋,又有多少英豪崛地而起!不平则鸣。

8.如果公司的收益是刚性的,“份钱不能降低”,实际上就等于让司机独自承担了,他们必然会有不满,有反弹,物不平则鸣嘛,这样又如何能够和谐呢?

9.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10.“物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