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
词语解释
旗鼓[ qi gu ]
1. 旗和鼓。古时军中用以发号施令。
例故国之旗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flag and drum;
引证解释
1. 旗与鼓。古代军中指挥战斗的用具。
引《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杨伯峻 注:“《孙子·军争篇》引《军政》曰:‘言不相问,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愴恨!”
唐 皇甫冉 《送客》诗:“旗鼓军威重,关山客路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余授以旗鼓,命掩伏山侧,余遂趋贼垒。”
2. 喻指首领;典型。
引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马观察 维翰 ......与 卢雅雨 同年,一时号‘南 马 北 卢 ’,亡后, 卢 哭之云:‘前辈典型亡北斗,中原旗鼓失南军。’”
清 张声玠 《四十自序》:“与 闽 之学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骚坛树旗鼓。”
梁启超 《立宪派》:“今也吾儕此无政府之国,为无政府之民......如师陷重围,敌军肉薄,而无其旗鼓。”
3. 武术使棍棒的架式。
引《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都去拿了一条棒做了一个旗鼓, 杨官人 也做了一个旗鼓。”
《水浒传》第二回:“〔 王进 〕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逕奔 王进。”
国语辞典
旗鼓[ qi gu ]
1. 旗与鼓。军队中用以壮军威或发号令的器具。
引《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汉书·卷五四·李广传》:「力战,夺左贤王旗鼓。」
2. 使枪棍的架式。
引《水浒传·第二回》:「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员外道:『使旗来。』杨官人使了个旗鼓。」
分字解释
造句
1.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涂地。
2.回到部落后,罗滇王重整旗鼓,从那以后,百战百胜,没几年就一统周边各部。
3.去年龙舟赛丢了冠军宝座,他们今年重整旗鼓而来,似乎势在必得。
4.中央发出号召后,一场发扬抗洪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起来。
5.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你都是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任,奖惩都要在约定的第一时间兑现,兑现承诺要大张旗鼓,就会有最大的冲击力。执行没有将功补过,只有奖惩分明。
6.覆水难收:重整旗鼓的首要步骤是停止做那些已经做错了的事。
7.这场比赛,双方旗鼓相当,实力都很强。
8.有的人喜欢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施恩不图报;而有的人做了一点小事情就当丰功伟绩来大张旗鼓地宣扬,并且因此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一句名言:“浅薄的水是爱喧哗的,而深邃的水是爱沉默的”。
9.虽说未见到房主王先生,但杨某巧舌如簧很快就打消了他的疑虑,并很快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大张旗鼓地进行了装修,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
10.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相关词语
- yi gu zuo qi一鼓作气
- tai ping gu太平鼓
- hong qi红旗
- li tu gu李土鼓
- gu li鼓励
- da gu打鼓
- jin qi锦旗
- jie gu节鼓
- ji li gu记里鼓
- wu se qi五色旗
- wu fang qi五方旗
- zheng zheng zhi qi正正之旗
- qi gan旗杆
- yi qi义旗
- ban qi半旗
- zhang gu杖鼓
- ji gu chuan hua击鼓传花
- gu chun nong she鼓唇弄舌
- huang long qi黄龙旗
- mi luo jin gu密锣紧鼓
- gu jiao鼓角
- hai jun qi海军旗
- yu gu渔鼓
- jie gu戒鼓
- zhan gu战鼓
- xian gu县鼓
- ren qi认旗
- gu yin鼓音
- xue qi血旗
- xiao gu小鼓
- tou qi投旗
- zao diao qi皂雕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