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
词语解释
气节[ qi jie ]
1. 指人的志气和节操。
英integrity;
引证解释
1. 志气,节操。
引《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諫。”
宋 陆游 《有所感》诗:“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
清 唐甄 《潜书·主进》:“世尚气节,则为直士;世尚功业,则为才士。”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
2. 节气;节令。参见“二十四节气”。
引《后汉书·西域传论》:“若其境俗性智之优薄,产载物类之区品,川河领障之基源,气节凉暑之通隔......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
晋 陶潜 《劝农诗》:“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金 元好问 《少林雨中》诗:“西堂三日雨,气节变萧森。”
国语辞典
气节[ qi jie ]
1. 节气、节令。
引晋·陶渊明〈劝农〉诗:「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2. 人的志气、节操。
引《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莽败,磐拥富赀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江淮间。」
宋·陆游〈有所感〉诗:「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
分字解释
造句
1.方志敏同志宁死不屈,表现出崇高的革命气节。
2.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
3.一首气节壮烈、豪气遏云的《碧血长恨歌》歌罢,山下仍是杀声连连,此处却静如死寂。
4.江姐在敌人的威迫利诱面前,毫不动摇,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5.江姐在敌人的威迫利诱面前,毫不动摇,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
6.方志敏同志宁死不屈,表现出崇高的革命气节。
7.汪精卫丧失了民族气节,成了可耻的汉奸。
8., 好男儿应有吞吐八荒的凌云壮志,御敌卫国理当毫无杂念,彰显了军人轻身重义、以身许国的气节操守。
9.,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10.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面不改色,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
相关词语
- tiao jie调节
- zheng qi正气
- ming jie名节
- xie jie shu泄节枢
- jie qi节气
- jie qi节气
- yi gu zuo qi一鼓作气
- jie shui节水
- jie neng节能
- tu qi土气
- liu li liu qi流里流气
- wu jie zhu无节竹
- di sheng xia qi低声下气
- fen jie分节
- jie jia节假
- jie ai节哀
- fu jie guan符节官
- dong qi动气
- ba jie tan八节滩
- zhong jie忠节
- jie e节鄂
- song jie you松节油
- tian zheng jie天正节
- zhu jie xu竹节须
- sang jie zhang桑节杖
- gu jie骨节
- jie lu节律
- li qi力气
- zhuan jie转节
- jie jian节俭
- qing jie情节
- tu li tu qi土里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