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词语解释
天香[ tian xiang ]
1. 芳香的美称。
2. 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3. 指宫廷中用的熏香;御香。
4. 祭神、礼佛的香。
5. 指美女。
引证解释
1. 芳香的美称。
引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 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引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 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引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 祭神、礼佛的香。
引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 指美女。参见“国色天香”。
引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
国语辞典
天香[ tian xiang ]
1. 自天上传来的香气。
引唐·沈佺期〈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2. 祭天专用之檀香。
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旦大朝会》:「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
3. 一种牡丹。
引宋·苏轼〈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词:「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分字解释
造句
1.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月貌,色艺俱佳,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我知道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一定是这样的!
2.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每年四到五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无比,有红黄**紫墨绿蓝等色。花多重瓣,姿丰典雅,花香袭人。
3.谁知,途中遇到不速之客富商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比,顿生歹意。
4.由这位女演员来扮演国色天香的西施,最恰繁不过。
5.她性格浮薄、意志不坚,即使国色天香,命运依旧难测,倒不如丑陋笨拙、老实安分的末摘花最后来得幸福。
6.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百花怒放、国色天香、雍容典雅、娇俏玲珑、馨香可人......,那万紫千红为东风而争妍的画面所展现的,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7.书画家们将自己对官兵的敬重凝聚在笔端,“鱼水之情”“国色天香”“军魂”等书画作品描绘着军民一家亲,共促和谐的美好蓝图。
8.瘦得妖媚,胖得丰腴,几乎都是一个个祸国殃民的角色,年纪都在二八与三九之间,真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如花似玉,花容月貌,美若天仙,艳如桃李。
9.转眼间场景又变了,明艳少女现在已经国色天香,艳丽的容颜妩媚多姿,粉白黛黑、闭月羞花。
10.时光倒流如梦,品相灿然如新,书中五十幅赖格姆的彩色插图一幅一幅竟然穿插着粘在书页上,每一幅都有一张蝉翼棉纸保护,故事里肯辛顿公园的仙女幼童妖魔顿时渲染了一层古色也散发了一缕天香。
相关词语
- yun xiang shu芸香署
- ying xiang迎香
- xiang an香案
- xiang dai香袋
- xiang bo香波
- yi tian一天
- shou xiang jiao瘦香娇
- ya xiang牙香
- yun xiang ke芸香科
- gai tian改天
- yi xiang异香
- tian ma天马
- xun xiang荀香
- tian xia天下
- ding xiang丁香
- tian zheng jie天正节
- you xiang油香
- yao xiang cao遥香草
- she xiang cao麝香草
- pai cao xiang排草香
- xiang nang香囊
- yan xiang嫣香
- e xiang huo恶香火
- gu xiang duan古香缎
- tian ti天体
- tian shi天使
- xiang dong香洞
- gu se gu xiang古色古香
- tan xiang mei檀香梅
- ding xiang he丁香核
- wu fa wu tian无法无天
- xiang fang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