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