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蕴乞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束缊请火”。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例子宋·方岳《三虎行》:“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劝渠且宿不取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基础信息
拼音shu yun qi huo
注音ㄕㄨˋ ㄩㄣˋ ㄑ一ˇ ㄏㄨㄛˇ
繁体束蘊乞火
感情束蕴乞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近义词束缊还妇、束缊举火、束缊请火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