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