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ō
基本解释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勤能补拙的典故
公元825年,唐敬宗将杭州刺史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苏州是唐东南地区最大的州,地方事务繁杂。白居易上任谢绝所有的宴请,一心处理政务,很快就熟悉当地的情况,整顿吏治,赢得老百姓的好评。他认为自己生来笨拙只有靠勤奋来弥补。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勤能补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门心思 |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
反哺之私 |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
活蹦乱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
不分青红皂白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主忧臣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举善荐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临危受命 |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苦口之药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
缠绵悱恻 |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
鬼头鬼脑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头鬼脑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