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调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出处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例子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ding nai diao he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 ㄉ一ㄠˋ ㄏㄜˊ
繁体鼎鼐調咊
感情鼎鼐调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劳燕分飞(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
足履实地 |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
罪魁祸首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旧爱宿恩 | 旧:已往;宿:通“夙”,平常。以往的眷爱和恩情。 |
莫明其妙 |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