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多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魏书 李业兴传》:“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
例子公子生长中原,博闻多识,必知此兽之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
基础信息
拼音bo wen duo shi
注音ㄅㄛˊ ㄨㄣˊ ㄉㄨㄛ ㄕˊ
繁体博聞多識
感情博闻多识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见多识广、博学多闻
反义词孤陋寡闻
英语well learned and informed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致远恐泥(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日如岁 | 同“度日如年”。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咄咄逼人 | 1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2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为所欲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