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挑三拣四 |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灯蛾扑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轮焉奂焉 |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